傳承:

《六壬伏英舘》
江西鳳陽府大六壬鐵板教 李法輝老師公_傳下
惠陽縣鴨仔渡 羅法明老師公_傳下
寶安縣坪山 曾法平老師公_傳下
廣東 葉法光師公生魂吐教_傳下
蔡法章師傅_神訣吐教
弟子-鄭法育 不敢忘恩

Saturday 29 November 2014

師傳徒承

師傳徒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别西方 , 中国的文化讲究传承 , 师传徒承 , 有些是传男不传女 , 有些是不传外姓 , 有人认为这些是自私是保守 , 其实不是 , 因为五术因缘而授 . 因才而传 . 毕竟学五术的人不是很普遍 , 所谓得一诀收益一世 , 同时也能造福以人 . 施展符咒术要灵验,完全控制在施法者身上,如果施法者不懂施法技巧、诀窍、又无功力、又无入门过教,无师承教导亲传口教,依样画葫芦,所施展的法术所画的符咒是无效果 . 所以充分体现学符咒之术必须要师承. 下面我就讲解一下符和咒: 在五术裡面,符咒是最为神秘的,原因在于灵界之事,看不见, 摸不着,可是却又真实的存在我们的身边 .符咒常被合称为一个名词,其实符与咒是两种工具,而符咒的种类繁多和用途广泛,不同法门有不同 的符咒及使用方法;传说符与咒合用,更可增灵验度。 因此符咒法术,由来己久,是一种不可思议之术,符咒具有役鬼遣神之三种妙用,为中国古代哲学之一种,考其原始,实出于三代以上。伏羲划八卦,开符籙之先河,還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 相传上古时代有位轩辕黄帝,当时与敌人蚩尤打仗而胜负未定, 晚上时梦见天神九天玄女,获衪传授神仙符籙法诀,见沙中仙鸟灵虫之迹,闻野间鹤啼狮吼之声,知其中皆有先天之灵机,迺推闻而详求之,渐知其作用,及蚩尤交戰,轩辕命驾征,途遇西王母,授以符咒之诀,于是大悟。大败蚩尤一族, 成为诸土的最高领就。此后,符咒开始兴行,辗转流传到坊间,至今符咒文化已有数千年了之历史。 至汉顺帝时,有张祖天师名道陵者出,得异书于石室,入蜀三鹤鸣山,隐居修炼,以符籙为治病, 驱鬼役狐,无不立应,后得天师封号,今道教所以不衰者,良以有天师之所恃以役使鬼神之道,全仗符咒法诀为之主,符咒法诀之力,可见其伟矣。 符咒可以拆成两个来说,符就像灵界的公文一般,而咒语就类似口谕, ( 符 ) 是人与神沟通桥樑之凭证信物, ( 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作彼应,此感而彼灵 ) 符有先天符所谓符篆文是宇宙和天地之间的一种符号代号, , 亦有后天符是凭藉着种种文字去应用组成简单的分为符头、符身、符胆 , 1; 符头 ; 符咒派不少,但各拜其祖师,有所不同,就因为如此其符头的暗号也有所不同。有三清头 , 佛头三台头 , 雷头等等 . 2; 符身 ; 通过文字可以明白这道符的用途 , 就如命令 . 3; 符胆 ; 符胆是一张符令的灵魂,是符的主宰,一张符能否充分发挥效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符胆镇守其中。符胆是由一些秘字所组合而成 , 如果一张符没符胆就如同手上有银行卡却没密码一样 , 符胆的秘字单独的我们称花字重叠起来叫符胆 , 有了符胆如果没受教过法还是用不了的 . 所以这个是很严谨的 , 如果没受教过法者乱画符令不当没作用 , 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运程 , 鬼神之说不能戏 , 书法可以随便练习 , 鬼神之道最好敬之 , 时下乱画符令自修术后精神错乱的不乏人在 . ( 咒 ) 是通神的特定密语, ( 咒 ) 是由 ( 祝 ) 字引申出来,咒(祝)语是 指祝愿的言语句子。 法师便借助符 咒的法力替善信趋吉避凶和消灾解难。中国使用咒的历史远朔于先秦的 ( 咒禁法 ) 佛教 东渡后亦受此影响,而有香咒与讚偈所以咒是道教的特产,可别妄自菲薄哦!咒语是法师与神明交谈的 语言,咒语作用于特定目的,有着不可抵御的强大力量的语言。 咒语大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反覆吟诵 , 二是词义艰深 , 三是无法解释的神秘性 , 四是通俗地方语言性。 五是节奏性,即在字数音节长短 , 快慢具有一定的规律。对鬼神得要求和命令,末句以 ( 如律令 ) 作结语,含有明显的祈请 , 敕令。 好像六壬神功的八仙咒 , 就在广东海丰传统白字戏 << 八仙贺寿 >> 一戏文中出现 , 所以说民间流传的一些咒语更具通俗地方语言性 . 不同派别的符,其符式、写法、咒语及使用方式程序亦有所不同。不入其门,根本不知道教内的修炼内窍 和秘诀 , 所以要学习好符咒就必须从师学 .

新加坡六壬伏英舘(分壇)育道法壇

日吉時良,甲午年十月初一日建壇兴旺!萬事大吉昌!
自小在神壇佛寺帮忙和学習,就有个願望,長大后想拥有一座雕刻装严的法壇,我终於等到了。我的人生起起落落艱苦,一路走來真不容易。我遇到多种考验和困难问题,幸得恩師蔡法章師父细心的教导 ,让我度过难关。现在的我一心信念向著六壬仙師,专心弘揚六壬仙法,相信老師公的扶持,必能完成大業。

Tuesday 11 November 2014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
全称一气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 ,简称老君。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干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为元始天尊所度的金仙上品,乃一切无有有无之祖,大道化身(自然规律、法则的化身)。居于在三十三天之上(道教的居天与佛教不同)。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开山道祖,位列至高神三清尊神之第三位,在千年中国道教的演变史中,一直担任着极为重要的特殊角色。 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急急如律令的意思

急急如律令的意思
急急如律令,是汉朝官府的公文格式,意思是让下属急速按照法律上 的命令去照办。汉朝张道陵天师曾官 拜巴郡江州令,将官府公文移至道教靖治,用以召神劾鬼。所以在道教经文、道书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咒语后 缀有“急急如律令”或“一如律令”等语 句,其意义是号令鬼神疾速承办某事。因为道教的咒文代表了三界诸天上帝的威灵,必须是受过法箓、道戒、有相应法职的道教法师才能够如此向鬼神发号施令,如若不然,则等于平民百姓假传圣旨,不但鬼神不听 令,而且会招致天谴冥罚。《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赤文天律章》记载:“行 法官非斩鬼,而口中非时称急急如律令者,减寿半纪。”行法的法官道士不在特定的时刻称念“急急如律令”, 还要减寿六年,何况一般信士呢?所以一般的信众在诵经时遇到“急急如律令”,不念或直接越过不读就可以了。如果口误念出,随即忏悔即可免除殃咎。